人生無須排太滿,須留點白,才更愜意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 麻吉

評分: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

三個主題,52個故事,幫助讀者體會與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。

 

停下

曾幾何時,

我們的生活日漸繁忙,我們的腳步越來越快。

越快,越忙,越心亡。

這麼匆忙的生活到底也不過是為了五斗米折腰,

以前的人真的為五斗米折腰般地種田種稻時,

他們的步調也是緩慢緩慢的啊。

為何到現在的時代,反而變成這樣呢?

越快,越忙,越是心亡。

人生中,可不想要最後留存的記憶竟是心亡。

不妨停下來,好好欣賞那些身邊的風景、好好與身邊所愛的人相處吧。

 

坐下

「單純地停下腳步不夠,坐下,不僅是讓雙腳休息,更是讓心也能充分休息。」

當我們慢下來、停下來後,好好地坐下休息是很重要的。

有道是:「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。」

其實,休息只不過是想要、需要休息了,走更長遠的路只是順便罷了。

適當的休息,

能夠讓我們疲憊的身子好好放鬆,

更能夠幫助我們調整自己逐漸紊亂的心靈,

讓我們重新看清自己內心所指引的道路,

並繼續前進。

 

放下

「當雙手緊握時,其實握不住任何一物;試著攤開手心吧,也能順便鬆開緊繃已久的矜持。」

凡事不需太過於堅持,

越堅持,越糾結,就越放不下。

朝思暮想,若不如自己所願,很容易招生怨懟,於是就更不甘心,更放不下。

何必呢?

作者告訴讀者,其實人生只需要留下感動就好。

感動這世間萬物的一切,

草木的生長、天空的蔚藍、海浪的濤濤、人們僅存的純樸之心……。

當內心充滿著感動,哪裡還有空間留給抱怨、不甘心、嫉妒這種負面的情緒呢?

 

52篇故事中,最讓我有感觸的是以下兩則:

一、

「為什麼『簡單』這件事,在這個21世紀人們的身上,變得那麼的不簡單?

一切都因『欲望』讓人心變得複雜。

柏拉圖說過:『思想便是靈魂在對自己說話。』如果內心總是互相爭執,想法常常前後矛盾,那麼不管人處嘈雜的賣場中;或是身在夜深人靜的暗夜裡,在您耳邊迴旋與心中激盪的永遠將只是雜音而已!

所以,想要回歸於『簡單』,必先學會『簡欲』(也是『減欲』)。簡單的人生,從統合自己的靈魂開始。」

 

簡單,可以說是現代人開始意識到,並逐漸追求之事。

但以前時代的人可沒有特意追隨簡單,便已經是簡單了。

隨著數位與全球化的興起,太多資訊、物質可得,導致人們的欲望越來越膨脹,膨脹到把自己的內心蒙蔽了。

看不清自己的內心,只會感到空虛,以為用物質就能填滿這份空虛。

可曾想,買得越多越空虛,擁有的越多越不懂得珍惜。

或許,就像這本書想傳達的,

我們必須先「停下」,在這步調越來越快的世界中停下腳步;

再行「坐下」,坐下來好好地環顧身邊的一切;

最後便是「放下」,放下內心那無止盡的渴望,畢竟靈魂離開了,周遭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啊~帶不走的。

如此,我們才能真尋得「簡單」的道理吧!

 

二、

「上帝從不埋怨人們的愚昧,可是人們卻時時埋怨上帝的不公平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的內心總是不平靜,許多人總是遍尋不著自己情緒平衡的那一處支點,所以才會抱怨連連。」

 

抱怨,是人的天性。

以利己的角度作為出發點,是人的第一直覺。

因此,只要有稍微不順自己的心意時,抱怨便油然而生。

抱怨不夠幸運、不夠富有、不夠聰明漂亮,哀嘆這世界是何等的不公平,為何只有自己遭遇此等事件……等等。

要知道,這世界所謂的公平,每個人衡量的基準點都不同,每個人都拿著屬於自己的天秤衡量,怎麼會有一致的時候呢?

或許你的公平就是我的不公平,既然基準點不一樣,怎麼能埋怨上帝呢?

追根究底,這一切也是溯源回自己的內心啊!

內心紛亂,便會不知足、便會怨聲載道,

也依舊要回歸到本書的主題:停下、坐下、放下。

停下來好好地深吸一口氣,坐下來大吐一口氣,放下內心所有的不滿。

或許便會發現,少去了計較所謂的公平不公平,這世界還是有許多的可愛之處啊~。

 


同步發布於IG ➡ iamme_cz_instagram

歡迎追蹤 😊

 

arrow
arrow

    C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